行业洞察|证券公司护航中企出海

德勤中国金融服务业研究中心近日发布《数智筑基 开放聚势:中国证券业2024年发展回顾及2025年展望》报告,涵盖了2024年宏观经济和证券业发展回顾、2024年上市证券公司业绩分析、业务观察、行业热点话题探讨及2025年宏观经济和证券业发展展望五个章节。
报告精华章节将以连载形式刊发,此文为连载第三篇。
近年来,全球经济格局加速重塑,中国企业面临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加剧,多边贸易体制受阻,关税壁垒增多,为企业的国际化布局带来诸多不确定性。尽管如此,证券公司仍持续响应国家加大企业“出海”发展支持力度的政策,加强金融支持、提升海外投资便利化水平。
“十四五”规划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中国产品、服务、技术、品牌、标准走出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完善促进和保障对外投资体制机制,健全对外投资管理服务体系。
2024年4月12日,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开放,拓宽企业境外上市融资渠道,提升境外上市备案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加强在开放条件下的监管能力建设,深化国际证券监管合作,以推动国内企业更好地融入全球资本市场。
作为“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稳外贸稳外资”列为重点工作。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始终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引导对外投资健康安全有序发展。
近年来,以我国高端制造、TMT、新能源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持续提升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中国企业出海需求显著增长。在各家证券公司2024年年报中,“出海”一词被作为热点话题不断提及:
表:上市证券公司出海布局

2024年受监管审核政策收紧的影响,A股IPO数量骤降,中国企业奔赴境外上市的热情高涨。根据Wind数据,2024年共有132家中国企业于境外成功上市,同比上升16.8%,其中过半数项目均有境内证券公司或银行机构参与担任主承销/保荐机构。本年度登陆香港联交所的前五大境内企业(按募资金额排序)均有中资券商的参与。其中,由中金公司担任联席保荐人的美的集团港股上市项目募集了357亿港元,成为2024年全球募集金额第二大的IPO项目。
表:2024年港股及美股前五大募资金额项目中资券商参与情况
单位:亿美元


统计口径:上市日期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期间,Wind中国股分类的股票
中国企业境外上市的首选地为香港联交所,近十年在港上市企业数量累计占比超过60%,主要得益于香港市场规则的包容性,国际资本高度聚集以及与内地相近的地缘文化等优势。2024年是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互联互通机制启动的十周年,十年来互联互通资金双向流动日益增强。截至2024年末,中资券商已在香港设立了35家子公司,凭借此优势,中资机构在港股IPO保荐及承销配售上已超越外资券商,占据市场主导地位。根据Wind数据,2024年于港股上市的70家中国企业中,96%的项目主保荐机构为境内证券公司或银行机构,外资机构参与度较低。其中50宗由境内证券公司或银行机构独家保荐,16宗由中资、外资行联合保荐。在年度IPO数量榜前十的保荐机构中,中资券商或银行机构占据了8个席位,外资投行中仅摩根大通和UBS两家入围。中金公司参与了19宗IPO独家或联席保荐,市场份额占比近27%,位列第一;中信证券参与了17宗保荐项目紧随其后。
除香港联交所外,中资券商正积极助力企业布局多元化国际资本市场。2024年美股市场中,有5家中国企业上市项目为中资券商担任独家或联席主承销机构,其中华泰证券参与2宗、中金公司参与2宗、广发证券参与1宗。2024年中国连锁餐饮企业海伦司以介绍方式在新加坡交易所完成二次上市,成为当年登陆新加坡交易所的唯一中国企业,该项目由中国银河担任发行经理、中金公司担任财务顾问。除此之外,华泰证券于2024年取得东京证券交易所和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债券承销会员资格,并成为首家获批越南证券市场直接交易资格的中资券商。
并购重组作为企业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战略转型的关键手段,近年来出现了新的趋势。与以往通过投资并购收购技术、品牌资源的“引进来”不同,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通过跨境投资并购实现“走出去”,完成全球化扩张和构建完整产业生态链。2024年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并购呈现出多元化产业导向、高附加值标的筛选、区域化精准布局和合规化运营的新特点。
在中国企业全球化布局的背景下,中企跨境并购也将继续活跃,这对证券公司的专业能力和服务质量提出新的要求。在并购重组中,证券公司投行部门作为“战略顾问”“资源整合者”和“交易赋能者”,在并购重组中提供信息撮合与咨询、交易架构设计、估值定价、融资及尽职调查等服务,通过其专业能力和国际化视野协助中资企业对接海外优质资源,推动交易价值最大化,助力企业并购目标实现。
中金公司通过举办和参与国际论坛、境外客户对接、配合高层出访及境外媒体传播等多元化渠道,持续向全球市场传递中国市场价值。2024年累计完成近400单海外及跨境项目,交易规模合计超9,000亿元人民币,其中跨境并购交易306宗,交易规模约428.08亿美元,市场排名第一;同期引入外资增配种子股票逾780亿元人民币。
中信证券2024年完成72单中国企业全球并购项目,交易规模300.19亿美元,位列市场第二,包括助力马来西亚Actis向日本NTT集团出售GHL股权等跨境并购项目。
中信建投作为独家财务顾问及全球协调机构,成功推动炬光科技对瑞士SUSS MicroOptics SA的收购。中信建投牵头境内外多家中介机构,克服瑞士外资监管收紧、中瑞两国上市公司跨境审批复杂等挑战,通过“跨境并购+全球整合”双轮驱动,助力中企实现全球化布局。
随着国内居民财富增长、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和房地产市场的调整,基于分散投资风险、本外币资产配置及财富保值等多元化需求,居民全球化资产配置意愿持续增强。
国内券商正依托境外财富管理布局,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满足客户的跨境投资需求。国内券商通过QDII、QDLP等渠道为客户进行海外资本配置,并开拓新兴市场、与东南亚市场进行指数挂钩。2024年,华泰柏瑞、招商基金分别发行了挂钩富时沙特指数、新加坡指数的ETF产品,进一步拓宽了境内投资者的海外投资通道。
同时,国内券商正在积极筹建投资平台,实现境内投资者一站式的资源整合,便利境内投资者进行海外投资。华泰金控推出“涨乐全球通”一站式环球投资平台,整合全球市场股票、理财等多元资产,为境内投资者搭建便捷的海外投资通道。
国家层面持续优化跨境理财机制,2024年11月1日,首批“跨境理财通2.0”试点券商名单公布,招商证券、广发证券、国信证券、平安证券、中金财富、国投证券、中信华南、国泰君安、华泰证券、中信建投、银河证券、申万宏源、中泰证券、兴业证券共14家证券公司成为首批试点参与机构。2024年12月,首批“跨境理财通2.0”试点券商展业,实现普通客户直接跨境开设和操作投资账户,这一升级版本的跨境理财通在投资者准入条件、参与机构范围、合格投资产品范围、个人投资额度等方面进行了优化。券商在投研能力、产品设计和资产定价方面具有优势,尤其在股票、基金等权益类产品的研究和推荐上更为专业。这一系列优化措施在更大程度上服务了大湾区居民的跨境投资需求,助力推进粤港澳区域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截至2025年1月末,中信华南、华泰证券、广发证券三家券商客户跨境汇划资金破亿元。中金财富上架的符合北向通要求的基金产品超6,000只;中金香港证券上架的南向通合资格基金产品数量超170只。目前跨境理财通南向资金呈现高增长,高关注的态势。
2024年5月,随着40家证券机构获得新增QDII额度,QDII业务迎来发展黄金期。截至2024年末,QDII基金合计资产规模超过7,300亿元,较年初增长超40%创历史新高,这表明投资者对全球资产配置的需求持续增长。其中超过80%的QDII基金在2024年实现了正收益,195只基金年回报率超过20%。QDLP与QDIE业务也正蓬勃发展,截至2024年三季度,备案QDLP基金产品超20只,接近2023年全年备案数量。目前,国家外汇局已将上海、北京和深圳三地QDLP试点额度增加至100亿美元;新增海南自贸港和重庆市开展QDLP试点并给予50亿美元额度;新增青岛市、江苏省、广东省(不含深圳)开展QDLP试点并分别给予30亿美元、50亿美元、50亿美元额度。
中资企业“出海”浪潮催生了丰富的跨境并购、全球发债、境外上市等多元化需求,同时证券公司通过不断完善国际化布局,提升了业务多元化水平和区域覆盖能力,由此完成了中资券商全球布局与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供需拼图。证券公司作为服务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金融中介,未来将以积极深化国际布局为基石,通过优化业务结构,拓展新兴市场,提升跨境协作效果和服务能力,护航中企出海,助力投资者实现全球财富配置,共同迎接国际市场的机遇与挑战。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下载报告原文

业务垂询,敬请联络:
曾浩
德勤中国金融服务业
银行业及资本市场主管合伙人
全国审计与鉴证主管合伙人
电话:+86 21 6141 1821
邮箱:calzeng@deloittecn.com.cn
胡小骏
德勤中国金融服务业
审计与鉴证合伙人
电话:+86 21 6141 2068
邮箱:chrihu@deloittecn.com.cn
洪锐明
德勤中国金融服务业
审计与鉴证合伙人
电话:+86 20 2831 1202
邮箱:rhong@deloittecn.com.cn
马千鲁
德勤中国金融服务业
审计与鉴证合伙人
电话:+86 10 8512 5118
邮箱:qianluma@deloittecn.com.cn
韩健
德勤中国金融服务业
审计与鉴证合伙人
电话:+86 21 6141 1841
邮箱:jahan@deloittecn.com.cn
杨小真
德勤中国金融服务业
审计与鉴证合伙人
电话:+86 10 8534 2588
邮箱:xzyang@deloittecn.com.cn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
第三方机构如想转载德勤微信文章,请原文转载(不得修改)。如文章内容有改动,须在发布前获得德勤的审核批准。同时,请必须在文章内附以下信息及免责声明:
本通信中所含内容乃一般性信息,任何德勤有限公司、其成员所或它们的关联机构(统称为“德勤网络”)并不因此构成提供任何专业建议或服务。任何德勤网络内的机构均不对任何方因使用本通信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报告。
温馨提示:由于微信界面限制,若打开以下德勤网页后无法下载报告,请按右上角“选项”并于浏览器中打开后进行下载。
发表评论